10月22日下午,獻禮建黨百年大型原創話劇《前哨》新聞發布會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召開。來自上海戲劇學院、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的領導及部分主創出席發布會。發布會上,主創團隊介紹該劇的創作歷程、創新處和項目周期進度,項目合作單位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會后媒體交流。發布會宣布《前哨》將于2021年2月7日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進行首輪演出,連演三場,以此獻禮建黨百年,致敬一群將生命獻給共產黨事業的年輕人——1931年2月7日在龍華殉難的“左聯五烈士”。
集上戲之力獻禮百年
話劇《前哨》以上世紀初至30年代五位歷經人生激蕩的青年左翼作家構成的烈士群體為原型,謳歌其為革命自我犧牲的英烈精神。
作為上海戲劇學院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文藝創作項目,《前哨》由上海戲劇學院牽頭組織并作為創作排演主力擔當,獲得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等合作單位的支持。
本劇主創團隊集結了以上海戲劇學院骨干教師和上戲杰出校友為主力的創作精英,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教授擔任編劇,馬俊豐擔任導演、許忠擔任音樂總監、王洛勇出演魯迅、海一天扮演殷夫、鄭大圣擔任視覺總監并負責影片拍攝、詹新負責音效設計。除了創作環節集上戲之力,劇本定稿之際征集意見環節得到關切上戲發展的各界力量指導支持,還有即將進行的排演和來年在上戲實驗劇場進行的正式上演,《前哨》的誕生各環節無一不流淌著上戲血液。
上海戲劇學院黨委書記謝巍表示,《前哨》作為獻禮片,其創作歷程體現了上戲一貫堅持的原則,即創作為學校教學服務、為師生及校友的成長成才實踐服務、為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建設服務。
以工匠精神打造臻品
匠人十年磨一劍,《前哨》的誕生亦經歷艱苦打磨。
早在兩年前,編劇黃昌勇教授就本著“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赤誠之心開始《前哨》的構思創作。黃昌勇長期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有著扎實的文學史功底,他創作歷史題材戲劇是以學者作研究的心態來挖掘史料并多方走訪。《前哨》的劇本寫作大綱六易其稿,著手創作時,黃昌勇利用暑假閉關兩周,終于完成劇本。劇本定稿后,黃昌勇邀請十余位專家學者開展劇本研讀會聽取各界指導意見。
正式組建起創作團隊后,黃昌勇帶領團隊多次走訪龍華烈士陵園、魯迅紀念館、左翼聯盟紀念館、老閘巡捕房等地采風學習,實地考察為創作和舞美設計提供創意支持。在多方走訪和吸納各界意見后,黃昌勇帶領導演團隊在國慶中秋長假閉關7天完成排演本。
這一獻禮百年片以一種工匠姿態去打磨作品,展示龍華烈士的人生彷徨與奮進,對龍華精神作極具現實意義的闡釋,希冀展開與當代青年的對話,呈現一臺別具一格的主旋律作品。
學者之莊,赤子之誠,攜匠人之技,并時人之現實解讀,《前哨》由此擁有文獻劇的厚重底蘊、詩意的人文關懷和現代性的社會意義。
結語
在被記者問到《前哨》如何體現劇中人物人性之復雜多面時,黃昌勇表示,期待把這份好奇心留待來年劇場《前哨》上演,那時便可知曉。
2021年2月7日,建黨百年之際,《前哨》在上海戲劇學院實驗劇場等候各位的到來,與您一道獻禮百年,回望前哨。(文:鄭彩妮 圖:佳奇 編輯: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