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戲劇與城市:亞洲演藝之都的創新之路——2019上海?戲劇高峰論壇在上海戲劇學院新實驗空間成功舉行。此次論壇是2019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的組成部分,由我校和靜安區文化和旅游局承辦。論壇由上午的主題演講與下午的平行對話兩部分組成。
圖為黃昌勇院長主持開幕式
圖為鮑英菁副區長致辭
圖為陳雨人副總裁致辭
圖為劉慶副院長致辭
上午9點,論壇在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黃昌勇的主持下正式開幕,靜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鮑英菁與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上海戲劇學院副院長劉慶分別致辭。在主題發言環節中,我校孫惠柱教授首先根據中西戲劇觀賞心理的不同作出比較,提出了如何將靜安戲劇谷從時間發展成空間、將戲劇真正融合到社會環境中的問題。之后,此次論壇的特邀嘉賓、英國皇家戲劇學院院長Helena Frnaces Gaunt從藝術范式轉型的角度談到了戲劇藝術在這個城市的追求發展問題,并且在藝術機構、藝術家們該如何使藝術本身及如何在社會中發揮更廣泛的作用這一問題上帶來了許多啟示。希臘著名導演Theodoros?Terzopoulos則從神話的角度、身體及技藝和戲劇的關系分享了他獨到的藝術眼光。我校表演系的魏梅老師在論壇上提出了要創造民族品牌、有中國特色的戲劇作品的觀點,同在表演系任教、來自美國的Scott Trost教授更是直接通過一場即興的演出片段,在現場嘉賓們都未曾意料的情境下,使戲劇的魅力在論壇現場得以直觀地被感受和領略。
圖為孫惠柱教授發言
圖為Helena Frnaces Gaunt院長發言
圖為Theodoros?Terzopoulos導演發言
圖為魏梅老師發言
圖為Scott Trost教授發言
下午2點,在我校導演系主任盧昂的主持下,論壇迎來了平行對話座談的環節。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主席楊紹林先生首先從百老匯的文化現象與經濟效益出發,談到了國內外演員從業人數比例、民間非盈利機構的發展、商業票價的收入等方面的不同,指出了戲劇的結構性存在與管理的問題。隨后,我校《戲劇藝術》副主編李偉探討了“城市文化與戲劇美學的雙向建構”,并特別提到了方言戲劇對于城市文化發展的可行性與積極性。而表演系主任何雁通過回顧我校以往的表演訓練體系與國外人才引進,闡釋了表演藝術對于戲劇的重要作用。藝術管理系主任董峰教授就“戲劇與城市”的課題展開延伸,對比了烏鎮戲劇節與靜安戲劇谷的差異,引導大家對戲劇空間的多元化展開更多的思考。著名戲曲制作人林愷先生比較了戲曲在臺灣大陸兩地發展的異同,闡述了京劇和昆曲在發展過程中的差別,提倡將戲曲作為元素更靈活地加以運用。《上海戲劇》副主編王虹以“戲劇帶給城市中的我們什么”為議題,從節日的歡快、與自我建立連接、增強凝聚力三個方面展開了精彩論述。藝術管理系講師張蕾分析了韓國與我國音樂劇發展,在指出我國音樂劇發展的問題的同時系統闡釋了我國的音樂劇商業化模式。
圖為楊紹林主席發言
在專家學者們的精彩論述中,會場掌聲不斷。此次論壇不僅集聚了國內外戲劇工作者們的思想碰撞,為共同探討、分享不同理念與藝術實踐成果提供了良好契機,更是一場為戲劇而慶祝的節日盛會,讓戲劇藝術真正融入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文:劉王爽、戰婧 圖:佳奇 編輯:榕樹)